丹尼尔在DNEG参与制作的《盗梦空间》、《全面回忆》、《哈利波特和死亡圣器》、《异星战场》、《007:幽灵党》、《神奇女侠》等影片中担任视效合成师和合成总监,以及将于2023年上映的《速度与激情9》的DNEG视效总监。
此次DNEG主要负责老上海城区场景的数字重建和四行仓库及其周边即时战斗场景的特效制作。比如围绕主建筑的大量射击场景,为了架设电话线前赴后继的冲桥过河场面:
《八佰》预告片
最后一幕的高潮段落,夜间过桥战斗:
《八佰》预告片
像照明弹自由坠落的光影特效,流弹、下雪、灰尘、苏州河流水的纹理特效,士兵们冲桥时的敌军机枪扫射特效,营造战场的紧张感和震慑力:
《八佰》预告片
此外,在苏州河对岸,也设计了人群的互动效应,从一开始的看热闹,到后来开战的惊恐逃散,到后来关心四行仓库战斗的一举一动,在最后冲桥时人群的呼应动作等等。
《八佰》预告片
《八佰》预告片
不同于DNEG以往参与制作的电影,对于国外的制作团队来说,《八佰》的难点不仅在于复杂的战争环境不好把控,取景也成为了比较棘手的地方:
Q
和DNEG以往参与制作的电影比如《敦刻尔克》相比,《八佰》是否存在一些难点?
A
就电影的故事内容以及它的敏感性而言,确实有一些难点。每部电影都有自己的难点。和《敦刻尔克》或者别的电影比,你可以去故事发生的现场随意踏勘,取景,但《八佰》不一样,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能市中心那些“前租界”之类的地方变化不大,但在四行仓库这里就是沧海桑田了,以前不起眼的二层楼都变成了摩天楼。只能靠地图和老照片来收集创作所需的信息,这可以说是难点所在。这是一部战争片,非虚构作品,它描述现实中的伤害和人类的痛苦。所以你得特别注意影片中的细节呈现。因为对某些人群来说,战争仍未过去,仍在伤害他们。
《八佰》预告片
影片宏大的场景和真实历史背景也给后期制作特效留下了很大的工作量,丹尼尔表示,因为《八佰》的镜头表现和场景规模超乎以往制作的电影,在电影后期特效中比较常用的数字绘景技术在本片中无法大量使用:
Q
有用了数字绘景技术吗?
A
非常有限地使用了数字绘景,因为电影中的场景规模太宏大了,而且摄影镜头的运用十分精彩,各种运动镜头、包括空中飞行俯视镜头,所以没法大量运用绘景。所以蜜桃成人网站入口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包括找得到的老上海地图、老照片,尽量做到用数字特效重建一个城市,重建老上海。
这是一个城市的复原,除了被战火破坏的城区、四行仓库,还包括苏州河对面的租界,有轨电车、供电线网、餐厅、赌场,灯红酒绿的夜景,极为庞杂的内容......你知道,迄今为止蜜桃成人网站入口在电影里设计过很多现代建筑的数字特效,这次却完全都是老建筑。各种风格的建筑,法式的、德式的建筑。它们不像美式的摩天大楼,而是有着许多装饰,有各种建筑结构,比如中庭之类,蜜桃成人网站入口就得在整个视觉设计系统里包容这些特点。还有形形色色的各种招牌,你发现那些引人注目的招牌了吗?它们有各种装饰、各种吉祥字眼,充满视觉魅力。蜜桃成人网站入口尽力在影片的建筑、居民、视觉构成上去生动地重现这种城市里有趣的、活生生的场景,体现它的丰富性,而不仅仅是做一个CG作品。
作为电影的后期制作者,丹尼尔注重把控数字特效制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在这部以战争为基调的电影中,子弹、飞行、扫射的镜头,以及包括雪、雨、雾和灰尘的动态效果,都能衬托出战争场面的激烈。当蜜桃成人网站入口问及战斗机攻击四行仓库以及空中飞艇的桥段的制作过程时,丹尼尔说那几个片段可以说是全片最富挑战性的特效设计:
蜜桃成人网站入口和另一个设计公司一起制作了战斗机攻击屋顶的特效场景,这也是全片最富挑战性的特效场景设计之一。相较而言,飞艇中的场景就过于呆板缺乏变化。
《八佰》预告片
我个人非常喜欢制作空中飞行的场景。飞机的飞行动作镜头不是蜜桃成人网站入口设计的,蜜桃成人网站入口制作的是系列飞机的视角镜头中俯瞰城区场景的变化、视野缩放,以及俯冲向仓库屋顶的视效变化。他们做了大量纹理特效设计,表现战机扫射屋顶一直到水面的场景。蜜桃成人网站入口则是在此基础上,设计飞机空中机动飞行带来的视野缩放效果,还要制作摄影机受限于运动范围而无法拍摄的镜头,让镜头在尽可能大的空间范围内得到表现。另一个难点是,要把这种空中视角特效场景和另一个制作团队负责的城区场景视效结合,在苏州河两岸铺陈开来,做到完美融合,表现一致。营造那种飞行的动感简直太爽了。
在有一个镜头里,蜜桃成人网站入口把视角设定在飞行员旁边,表现飞机俯冲向仓库屋顶的那一刻。蜜桃成人网站入口没法让士兵们在屋顶上乱成一团跑来跑去,所以最后加上让士兵们在弹雨中抱紧旗帜的特效,而飞机在最后一刻拉起。这里的扫射与死亡表现了一种压迫性的力量感。
《八佰》预告片
当然了,丹尼尔的身份不仅仅是一位数字特效制作师及行业内的佼佼者,脱离这些身份外其实也是一位观影者、数字特效的粉丝。在采访的最后,蜜桃成人网站入口希望丹尼尔作为数字视效的专业人士向荧幕前的观众和粉丝们推荐电影中一些精彩的片段,丹尼尔很开心,
“应该是影片开头中国士兵的队伍从长满芦苇的田野慢慢走进城市、走向四行仓库的那一段。这是另一个特效团队的制作。如果你是个数字特效的粉丝,那最让你兴奋的莫过于知道特效是从电影的何处开始。在这里,你正从常规的片断走向数字特效的世界。 ”
“应该是影片开头中国士兵的队伍从长满芦苇的田野慢慢走进城市、走向四行仓库的那一段。这是另一个特效团队的制作。如果你是个数字特效的粉丝,那最让你兴奋的莫过于知道特效是从电影的何处开始。在这里,你正从常规的片断走向数字特效的世界。 ”
尤其提到现在的观众在欣赏电影之余很喜欢分析影片中的镜头,喜欢寻找影片中的数字特效镜头,丹尼尔表示:
“你可能并未感觉到有多少特效的成分,蜜桃成人网站入口用障眼法幕后隐藏了多少特效,对观众来说这很难做到。大多数人习惯于靠自己的感觉来判断说“这是特效”、“这是常规拍摄”。在《八佰》这部电影里,常规镜头和特效镜头的分野很模糊。很多时候你并没有意识到,你眼前的银幕中央正在上演的真实场景其实就是一个宏大的特效镜头,就像镜头从苏州河边的人群、从房屋间切换到走上阳台的访客们时,蜜桃成人网站入口已经开始从现实转向了特效。”
“你可能并未感觉到有多少特效的成分,蜜桃成人网站入口用障眼法幕后隐藏了多少特效,对观众来说这很难做到。大多数人习惯于靠自己的感觉来判断说“这是特效”、“这是常规拍摄”。在《八佰》这部电影里,常规镜头和特效镜头的分野很模糊。很多时候你并没有意识到,你眼前的银幕中央正在上演的真实场景其实就是一个宏大的特效镜头,就像镜头从苏州河边的人群、从房屋间切换到走上阳台的访客们时,蜜桃成人网站入口已经开始从现实转向了特效。”
对于使用数字特效技术制作的战争电影,寻找出其不意的数字镜头成为了影粉们与电影制作方互动的方式,这样的“小彩蛋”也成为了粉丝们对喜欢的电影心照不宣的“表白”。
数字视效也要兼顾美学
与DNEG一起合作的澳大利亚特效公司FIN DESIGN+EFFECTS(以下简称FIN)有大约6个月的时间进行制作。随着进程的推进,他们最终为这段战争史诗贡献了165个镜头。
*数字特效对比来自FIN
版权归FIN DESIGN+EFFECTS所有
对于FIN的视觉特效总监Louis Laflamme-Fillion而言,这部《八佰》不仅仅是一部比较写实的战争电影,同样是一部刻画战士心理的记录电影,尤其在戏剧性,美学和战争的严酷现实之间取得平衡至关重要。
所以在镜头与特效的衔接处理上,FIN利用了非常详细的数据系统进行细节的数字收集,使得艺术家能够准确地描绘出上海以及整个战争过程中遭受的破坏,以便进行数字模型的搭建。
*数字特效对比来自 FIN
版权归FIN DESIGN+EFFECTS所有
*数字特效对比来自 FIN
版权归FIN DESIGN+EFFECTS所有
为了使得场面更加精细和清晰, FIN制作了生物动画和一些比较难实现的子弹伤口来配合实景镜头的细节展示,使用Maya、Houdini、Nuke等 专业的数字特效处理软件,增效出雪、烟、火和血的部分。除了完善和数字化精心制作的布景外, FIN在Maya中还建造了 饱受战争摧残的上海的完整部分。
*数字特效对比来自 FIN
版权归FIN DESIGN+EFFECTS所有
除了这些单独的城市构建之外,资产共享以及与其他数字特效团队(特别是DNEG和RSP)的合作对于多个序列和环境的无缝集成同样至关重要。
*数字特效对比来自 FIN
版权归FIN DESIGN+EFFECTS所有
正是这些数字与艺术元素的相结合, FIN才能刻画出一个很 还原的氛围,将特效融合在实景之中,沿着历史把《八佰》的观众拉回到那个真实的老上海,踏上了一段穿越历史的情感旅程。
在这部讲述战争过程的影片中,用艺术烘托气氛的手法不在少数,数字特效不仅能够重新建造一个可视的宏观世界,同样能够在细节上打动观众。摩登上海,战争岁月,那令人铭记的英烈,依靠特效的加持,拥有了一部真正的战争史诗。
*FIN DESIGN+EFFECTS制作的《八佰》数字特效对比短片
视频版权归FIN DESIGN+EFFECTS所有
编辑| 李伊岚
以上图片、视频资源来自:
DNEG|FIN DESIGN+EFFECTS|微博 @电影八佰官微
*http://www.dneg.com/show/the-eight-hundred/
*http://weibo.com/u/6069416831
*http://www.findesign.com.au
文字版权归 数字与艺术与 DNEG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合作请后台联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