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控制传染源,目前在我国要完全禁止养犬是不现实的。加强管理胜过禁止,饲养者应进行登记,做好犬只的预防接种。
2. 凡是被可疑的动物(未经接种的猫犬,或来历不明的野生动物)咬伤之后,都应尽早对伤口进行处理。伤口处理越及时,越彻底,对预防狂犬病就越有利。
➀排净污血:对于出血较少的伤口,建议尽量把血挤出,因为血液能带出可能由动物唾液带进伤口处的狂犬病毒。切记不可用嘴吸血。因为狂犬病毒可能入侵口腔中的微小破损,促使病毒快速进入脑部,加速发病。
➁冲洗伤口:用20%肥皂水或新洁尔灭反复冲洗。
➂消毒伤口:冲洗后,用5%碘酊反复烧灼伤口。除非伤及大血管需紧急止血外,即使伤口深、大亦不应缝合和包扎。
➃对于伤口深大及伤口靠近头部的患者,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在伤口内滴注或其周围作浸润注射。
➄按需要而给予破伤风抗毒素和适宜的抗菌药物。
3. 预防接种
目前主张凡是被犬、猫、狼等动物咬、抓伤或舔后,都应全程规范注射狂犬疫苗。从注射第一针疫苗算起,约3周产生抗体,1个月左右达高峰,故要求在咬伤24小时内接种狂犬病疫苗,最迟不要超过48小时。若超过48小时,仍建议接种疫苗,以减低发病风险。
小贴士若接种疫苗后,再次被动物所伤,按以下方法处理:
●如动物致伤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则继续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不需加大剂量;
●如动物致伤发生在全程免疫后半年内,一般不需要再次接种疫苗;
●发生在半年到1年内,应当于0和3天各接种1剂疫苗;发生在1-3年内,应于第0、3、7天各接种1剂疫苗;超过3年,则需要全程接种疫苗(具体加强免疫接种参见疫苗产品说明)。
4. 免疫血清的应用
为一种被动免疫方法。应用于咬伤创面深广或发生在头、面、手、颈等处,且咬人动物确有狂犬病存在者,尽早立即注射高效免疫血清。
狂犬病的治疗狂犬病是所有传染病中最凶险的病毒性疾病,一旦发病,预后极差。迄今尚无特效治疗,临床上曾应用多种新药如干扰素α、阿糖腺苷、转移因子和大剂量人抗狂犬病球蛋白治疗,均告失败。故强调在咬伤后及时预防性治疗,对发病后患者以对症综合治疗为主。
狂犬病的七大误区1、只有猫和狗会携带狂犬病毒?
并非只有狗和猫会携带狂犬病毒,狼、狐狸、蝙蝠等野生动物均可传播狂犬病毒,猪、马、牛、羊等家禽偶尔会被感染发病。但是,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还是狗和猫,人的狂犬病中占90%以上是由狗传染的,其次是猫。
2、狂犬病毒潜伏期长达20年?
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多数在1-3个月,但也有小于1周或多于1年的情况,科学证明的最长潜伏期为6年,但一般狂犬病潜伏期不会那么长。因此,不要人云亦云,对“当年被狗咬”产生无谓的恐惧心理。
值得注意的是,潜伏期的长短与年龄(儿童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被咬伤的发病较早)、伤口深浅(伤口深者潜伏期短)、入侵病毒的数量及毒力等因素有关。其他如清创不彻底、外伤、受寒、过度劳累等,均可能使疾病提前发生。
3、只有被咬出血才会染病?
被病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抓伤、咬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只要有皮肤破损,都有可能被感染。
4、网上有些视频说得了狂犬病会学狗叫?
在很多关于狂犬病的谣言里,都会用患者学狗叫这一点来博眼球。狂犬病的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被咬伤部位感觉异常或刺痛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
患者发病后可能会因为咽肌痉挛导致讲话声音发生变化,但患者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学狗叫或者像狗一样爬行的情况哦!
5、狂犬疫苗只有被咬24小时内注射才有效?
一旦被抓伤咬伤,应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注射狂犬疫苗,原则上愈快愈好,24小时内为最佳。但是不存在24、72小时过后注射疫苗就晚了的说法,只要在狂犬病发作前注射,疫苗就有作用,千万不能消极,一定要重视起来!
6、狂犬疫苗可以终身免疫?
狂犬疫苗是有时效性的,并不是终身免疫。但凡被狗咬伤,一定要及时就医并保存好病历。如果打完疫苗不久又被重复咬伤,务必带上病历请医生斟酌决定,看需不需要重新注射或追加几针,不要自己觉得没事就不打疫苗。
7、网上说老人、小孩、孕妇不能打狂犬疫苗,会有危险?
狂犬病疫苗不仅老人、小孩能打,孕妇、哺乳期妈妈、免疫有缺陷的人都能打,但是接种疫苗时,请遵循医嘱!
为了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后处理不及时,接种完疫苗后不要马上回家,应该留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确认没有问题之后再离开。